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2006年度“院級精品課程”

申報表

 
 
所屬系部       基礎教學部                          
課程名稱       高等數學(微積分)                          
課程層次(專)            三年制高職                    
所屬一級學科名稱           數學                           
所屬二級學科名稱          基礎數學                          
課程負責人           陸宗斌                 
申報日期             20063                              
 
 
 
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制
二ΟΟ六 年三月十五日
 

 

1. 課程負責人[1]情況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陸宗斌
性别
出生年月
1962年11月
最終學曆
本科
職 稱
高級講師
電 話
3051
學 位
學士
職 務
數學教研室主任
傳 真
 
所在系部
基礎教學部
E-mail
Luzb@mail.tcvec.js.cnmail.tcvec.js.cn
通信地址(郵編)
江蘇太倉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215400
1-2
教學
情況
近五年來講授的主要課程(含課程名稱、課程類别、周學時;屆數及學生總人數)(不超過五門);承擔的實踐性教學(含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年限、學生總人數);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含課題名稱、來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過五項);作為第一署名人在國内外主要刊物上發表的教學相關論文(含題目、刊物名稱與級别、時間)(不超過十項);獲得的教學表彰/獎勵(含獎項名稱、授予單位、署名次序、時間)(不超過五項)。
1. 講授的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周學時6,一屆,約200人
2. 實踐性教學:數學建模競賽輔導班部分課程
3. 教研課題:積件的網絡實踐的子課題
4. 教研論文:《不等式的一個簡易解法》 化工職業技術教育 2000年第2期
 
1-3
學術
研究
近五年來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含課題名稱、課題類别、來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過五項);在國内外主要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含題目、刊物名稱與級别、時間、署名次序)(不超過十項);獲得的學術研究表彰/獎勵(含獎項名稱、授予單位、時間、署名次序)(不超過五項)。
 
 
 
 
 
 
 
 
                     
[1]課程負責人指主持本門課程建設的主講教師。
 
2. 教學隊伍情況
2-1
人 員
構成(含外 聘
教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職稱
學科專業
在教學中承擔的工作
陳智強
1961年3月
副教授
數學
教學、教學改革、教材改革
左元武
1962年8月
副教授
數學
教學、教學改革、教材改革
蔡瑾
1967年6月
講師
數學
教學、教學改革、教材改革
李豔萍
1970年12月
講師
數學
教學、教學改革、教材改革
張麗穎
1965年9月
副教授
數學
教學、教學改革、教材改革
王詠芳
1972年3月
講師
數學
教學、教學改革、教材改革
2-2
教學隊伍整體情   況
概述教學隊伍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師資配置情況(含輔導教師或實驗教師與學生的比例);主要成員的教學經曆、年終考核成績以及中青年教師培養計劃與效果。
2000年至今, 四年來承擔健雄職業技術學院“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教師先後有15人,他們是基礎教育部數學教研室的教師,其中主講都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副教授2人,高級講師5人,講師4人,助講4人;高級職稱(副教授)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47%,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1名;在年齡結構上,50歲以上2人,40-49歲6人,33-39歲5人,30歲以下2人。四年中授課學生大約1800人。
近五年培養青年教師的措施與效果:
為了确保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年長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近幾年來我們實行了主講教師負責制,讓高級職稱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擔任主要角色,以确保基礎課的教學質量,同時也注重培養一些青年教師。為了幫助青年教師過好教學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1.青年教師跟随主講教師随堂聽課,并定期組織青年教師試講和觀摩教學;2.成立教學質量檢查小組,督導、檢查青年教師的教學情況;3.建立相互聽課制度,系部領導和教授經常随機聽課,所有聽課教師都要填寫聽課表并交系辦,有關意見和建議由系領導反饋給教師;4.定期發給學生調查表,征求對任課老師的意見;5.青年教師在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同時,還大力倡導他們參與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
通過以上有效措施的實施,在教師中引入了良性競争機制,使每位教師由壓力産生動力,青年教師你追我趕,力争上遊,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顯著提高,青年教師中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由于我們一直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和青年教師的培養,所以“高等數學”教師隊伍整體師資力量雄厚,梯隊結構合理,教學隊伍和後備新生力量日益強大。
2-3
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
近五年來教學隊伍教研活動涉及的領域、提出的教改項目和措施、已經解決的問題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國内外主要刊物上發表的教改教研論文(含題目、刊物名稱與級别、時間、署名次序)(不超過十項)(不含第一署名人為課程負責人的成果);獲得的教學研究表彰/獎勵(含獎項名稱、授予單位、時間、署名次序)(不超過五項)。
1、深刻理解新大綱,促進數學教學改革(吉林職業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5月,李豔萍、左元武)
2、學習新大綱,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化工職業技術教育,2001年第2期,左元武)
3、學分制與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醫藥與臨床,2002年第2期,左元武)
4、淺談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教學法”(遼甯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8期,左元武)
5、解析幾何中減少計算量的方法初探(成才之路,2004年第6期,左元武)
6、利用導數與積分運算關系進行因式分解和化簡(職業技術教育,2004年第32期,左元武)
7、有理函數分解為部分分式的待定常數的簡易求法(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左元武)
8、運用認知心理的理論加強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反饋(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左元武)
9、例說數學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現代教育科學,2004年第11期,左元武)
10、高中數學反思性性學習的實踐與認識(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李豔萍)
11、例談構造法的解題功能(數學之友,2004年11期,李豔萍)
12、數學規則教學中的“科學歸納推理”(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二期,陳智強)
13、努力構建網上遠程繼續教育新模式(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2001年5月,陳智強)
14、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促使學生形成有意義學習(小學老師培訓,1999年,陳智強)
15、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心理淺析(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三期,陳智強)
16、關于對中小學教師在業務素質方面實施繼續教育的思考(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1999年,陳智強)
17、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師專教育,1998年第12期,陳智強)
18、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0年4月,蔡瑾)
 
 

 

3.   課程描述
3-1  課程發展的主要曆史沿革
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經國家教育部批準,于2004年4月正式挂牌。現在包括10個專業,學生總數近1800人,所設置的基礎課 “高等數學”覆蓋了高職的所有專業。
由于受到教學時數的限制,壓縮教學内容,所以使用教材為自編的《高等數學》,同時選用适用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參考用書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數學》(宣立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經濟數學基礎》(黎詣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數學》(同濟大學數學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該課程教學時數為64學時, 共計4個學分。在上半個學期内主要學習一元函數微積分學及其應用。在下半學期在“常微分方程”、“空間解析幾何”與“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無窮級數”、“微積分選講”、“數學實驗”(包括數學軟件的使用及課件的制作)、“數學建模”、“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等課程中,根據各專業要求選定一至二門課程進行教學。在學期中進行一次考試,學期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30%,包括作業、到課率及課堂回答問題等)、期末成績(70%)組成。
由于“高等數學”課程是所有高職學生的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課,是一門難度較大、對專業課來說非常重要的課程, 也是國家選拔專科升本科入學考試的必考課程之一(考試為150分,占入學考試總成績的1/3)。所以“高等數學”開課以來一直受到高職院領導與廣大師生的高度重視。在教師的配備上,都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數學教師,同時也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強大的“高等數學”教師隊伍,這對于高職教育的教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近幾年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一直堅持以教學統一的觀點,從全面素質教育的高度,來設計數學基礎課的體系,在保證基礎訓練的同時,注重實踐環節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對素質高的同學進行數學實驗、數學建模環節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3-2  教學内容(含課程内容體系結構;教學内容組織方式與目的;實踐性教學的設計思想與效果)
本課程的定位
 數學是培養和造就各類層次專門人才的共同基礎,而“高等數學”這門基礎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它是學生掌握數學工具的重要課程。數學基礎的薄弱将導緻人才培養後勁不足,創新乏力;
2.它是學生培養理性思維的重要載體。從本質上講,數學研究的是各種“數”和“形”的模式結構,運用的主要是邏輯、思維和推演等理性思維方法,它不但不是“脫離實際”的無用理論,而是源于實際、又指導實際的一種思維創造。這種理性思維的訓練,是其它任何學科難以替代的,而這種理性思維的培養對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分析能力的加強 、創新意識的啟迪是至關重要的。
3.它是學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種途徑。數學美是人的審美素質的一部分,事實上,數學為之努力的目标是:将雜亂整理為有序,使經驗升華為規律,尋求各種物質運動的簡潔統一的數學表達式等,都是數學美的體現,對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的陶冶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本課程的建設目标:
1.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高職教育所需的數學知識,并通過分層次教學,使優秀學生(50%-60%)能夠适應專科升入本科以後的學習;
2.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
3.使學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善于歸納總結的能力。使其在後續課程的學習中,能夠将簡單的實際問題數學化,即有一般的數學建模能力。
高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時數為64學時, 共計4個學分,在上半個學期内主要學習一元函數微積分學及其應用。在下半學期在“常微分方程”、“空間解析幾何”與“多元函數微積分學”、“無窮級數”、“微積分選講”、“數學實驗”(包括數學軟件的使用及課件的制作)、“數學建模”、“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等課程中,根據各專業要求選定一至二門課程進行教學。其中3/4為理論教學,1/4為習題課,此外,每周答疑2次,批改作業1/3以上,以掌握學生所學知識的情況。
本課程的重點:使學生全面的掌握“高等數學”所涉及的數學思想、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運算能力的技巧;具有大專學習所必需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較強的自學能力;能夠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并借助于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
本課程的難點:由于高職中有一部分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較弱(比如:文科學生),所以在保證課程進度的前提下,如何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高等數學”所要求的内容,這是一個我們必須兼顧和必須解決的問題。通常我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合理調整教學内容,在課堂上采用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實際到理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保證基礎,突出重點,特别是在概念的引入上與實際問題相結合,使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上升為數學的抽象;對于個别學習困難的學生,采用輔導、答疑的方法解決,對普遍感到困難的部分,通過習題課和讨論課解決。
 
 
3-3  教學條件(含教材使用與建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擴充性資料使用情況;配套實驗教材的教學效果;實踐性教學環境;網絡教學環境)
一、具有穩定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高等數學”課程是所有高職高專學生的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課,也是一門難度較大、對專業課非常重要的課程,學院領導們都十分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配置了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的高等數學教師的擔任主講,目前我們已有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強大的“高等數學”教師隊伍。
二、選用教材為:自編的《高等數學》
教材的特點
1.結合數學建模突出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該教材保證了基礎,突出了重點;
2.結合計算機及數學軟件包培養學生求解數學模型的能力;
3.内容處理上難點分散、層次分明。既有理論的嚴謹性和系統性,也有教學實施中便于教師靈活掌握的特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選用參考書及擴充資料有:
1.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數學》   宣立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經濟數學基礎》 黎詣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高等數學教學指導書》宣立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高等數學》 同濟大學數學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網絡教學環境:我們準備在學院的網站上借助學院的數字化教學平台,建立高等數學精品課程主頁,包括課堂教學、電子教案、練習題、推薦參考資料等部分内容。
 
 
3-4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含多種教學方法靈活使用的形式與目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與教學改革)
由于“高等數學”是高職各專業的重要基礎課,是專升本的必考課程,學時少、教學難度大,對後繼課程影響重大。為了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我們有如下的做法:
一、教材處理、教學内容、教學方法的研究
我們首先從宏觀上把教材的科學體系、邏輯結構、重點難點、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以通觀全局、理清主線。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學内容及内容的連貫性,我們對教材中的内容的先後次序作了一些調整及補充。例如在講一階微分方程時,我們補充了一階齊次微分方程及貝努力方程等。其次,從微觀上對教材的具體内容作了深入的研究。
二、授課方法的改革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将“啟發式教學”與“互動式教學”相互結合,采用多種便于學生接受的授課方法;将學生預習、教師講課、課堂讨論與習題課有機的結合起來,給學生提出問題,巧設懸念,讓學生思考,尋找答案,最後通過讨論加深理解,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鑽研、思考、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又對學生學習基礎知識,提高數學素質很有益處,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擺脫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具體體現在:
1.啟發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把重點放在引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上,講透概念、定理且對典型例題進行分析、抽象、概括、類比。這樣避免了注入知識的機械性,代之以啟迪思維的靈活性,學生的學習可由被動的聽講,改為主動地思考。
2.講練結合  課堂上經常出一些具有啟發色彩的練習題,讓學生練習,這樣可以養成學生積極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同時教師可以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并采用必要的應對措施。課後,除布置适量的作業外,經常給學生布置一些類型新穎的思考題、判斷題、改錯題。這些題目對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正确運用所學理論和加強解題能力的訓練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3.作業講評  我們經常從學生的作業中選擇獨特的解題方法講給學生,這比教師講題更引人入勝,必要時可讓學生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讨論,這樣既可活躍氣氛,還可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或錯誤進行細緻地分析講評。
三、教學手段的改革
在教學中我們将傳統的數學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結合使用,将傳統的數學教學中不能直觀表示的抽象的概念、定理等通過圖表、圖像、動畫等多媒體生動地表現出來,從而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解決了課堂信息量大的問題,使教學過程靈活多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了數學教學的良性循環。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了專供學生使用的“高等數學輔導系統”,以便學生課後在計算機上學習。
3-5  教學效果(含校内同事舉證評價、校外專家評價及有關聲譽的說明;近三年學生的評價結果;課堂教學錄像資料評價)
1.校内同事評價
健雄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系副教授陳桂生:陸宗斌老師多年從事“高等數學”的教學工作和課程建設的領導工作,教學效果優秀,工作成績顯著.其主要優點是…“精心研究教材, 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講得深、講得透,闆書簡明扼要, 語言生動, 講課富有啟發性” …。
2.校外專家評價
黃錫霖: “高等數學”課程建設已有二十多年的工作基礎。該課程特色明顯,教學管理規範,教師隊伍合理,水平高,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教材建設、課程建設、教學研究取得了較大成效;教學手段科學;教學質量高,教學效果好…。
左元武同志不僅在學術上頗有建樹,成果斐然,而且在教學上成績顯著。他講課注重啟發性、直觀性、科學性和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善于揭示數學思維活動和數學思想,穿插有關的數學史、數學方法論和最新成果,表達能力強,能夠引人入勝,深受學生好評…。
3.學生及班主任評價   
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機電0511班全體同學: 通過“高等數學”的學習,我們和陸宗斌老師共渡了一年的時光。陸老師講課生動、幽默、精辟、全面、極具啟發性,使這一年的學習輕松渡過。老師的教學質量無可挑剔,老師認真的态度更使我們深為感動…。
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模具0511班班主任—周甯遷:陸老師治學嚴謹、一絲不苟、責任心很強,平時學生有不懂的地方,經常看見他放棄課間休息時間, 耐心給學生解答疑難問題。 陸老師知識面較廣,講課循序漸進,做為高數老師,邏輯思維周密、清晰、易通、易懂。我班學生很愛上他的課…。
 
4. 自我評價
4-1  本課程的主要特色(不超過三項)
1.重視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訓練
“高等數學”不僅是一種知識和工具,而且是一種思維模式,是一種科學素養和文化。我們在教學中,不但重視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訓練,同時十分重視培養學beat365在线登录學的思想方法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2.因課制宜的授課方式和方法
“高等數學”中的抽象概念、理論推導和計算方法較多,初學者往往不易理解和接受。我們一般多從幾何直觀和實際背景出發引入概念和定理,實行分層次教學,重視基本要求,兼顧優秀學生的培養和提高,并将(3-4)中介紹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應用于課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以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促進課程建設
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是本課程建設的關鍵,本課程組任課教師長期以來堅持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認真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創新,完成教學論文10餘篇。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将數學建模的思想、數值計算的方法引入教學過程,提高高職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
4-2  本課程在國内外同類課程中的地位
“高等數學”曆來是大學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高職“高等數學”總學時為64,在一個學期内完成全部教學内容。高等數學不但對後繼課程的學習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專升本考試的必考科目。
4-3  目前本課程還存在的不足之處
“高等數學”課程經過多年的千錘百煉,其教學内容和體系相對比較成熟和穩定,但它的嚴密性、邏輯性強的特點,又決定了高等數學教學内容、課程體系的難度。目前本課程不足及需要改進之處:
1.由于所使用的教材習題配置較少,所以迫切需要編寫适合于高職學生使用的“高等數學”輔導教材;
2.繼續加強學生數學建模以及使用計算機軟件求解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
3.多媒體教學及網上資源建設經費及人力的投入還不夠,需要加大投資和建設力度。

 

5. 課程建設規劃
5-1  本課程的建設目标、步驟、課程資源上網計劃等
為把我校高職高專“高等數學”建設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我們将繼續深化和擴大已取得的教學改革成果。具體建設目标和實施步驟如下: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保證“高等數學”課由學術造詣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主講。通過課程建設,逐步建立起一支隊伍穩定、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學梯隊。
2.進一步深化教學研究與改革,深入開展對教學内容、教學方式和方法的研究與改革,總攬全局,理清主線,把握好課程的科學體系、邏輯結構、重點難點。
3.搞好教材建設。我們正在着手編寫新的教材、習題冊及教學參考書。
4.加強“數學實驗”、“數學建模”課的教學力度,注意“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與計算機及數學軟件的應用相結合,幫助學生在學好“高等數學”的同時學習使用相關的數學軟件。通過數學軟件上機實驗使學生加深對課程的理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大力推進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完成“高等數學”電子教案、課件等多媒體教學。
6.盡快把教學資源放到網上,今後還要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逐步補充内容,如:試題庫、網上在線答疑等。供校内外師生學習與交流。
 
5-2  本課程已經上網的資源名稱列表
由于“高等數學”課程内容較多,要把全部的内容放在網上,工作量較大,還需要一些時間。我們将盡快将大部分内容放到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網站的數字化教學平台上。
 
内容包括:
1.申報表
2.課程介紹
3.任課教師介紹
4.課程大綱
5.實施進度
6.實驗教學
7.電子教案及課件
8.多媒體課件
9.作業下載及提交
10.在線交流
11.同行專家及學生評價
12.視頻點播教學錄像
13.教材論著
 

 

XML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