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的吳健雄

 吳健雄(1912.5.31-1997.2.16),出生于江蘇省蘇州市太倉浏河鎮,美籍華人,核物理學家,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 “核物理女王” “物理學第一夫人。吳健雄是美國物理學會曆史上第一位女性會長,曾參與曼哈頓計劃,是世界最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之一。

  人物生平

 吳健雄出生于書香門第,父親吳仲裔提倡男女平等,創辦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對吳健雄的成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吳健雄屬字輩,族人依次以英雄豪傑取名。乳名薇薇的吳健雄雖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得了健雄這個頗為陽剛的名字。父親吳仲裔希望她不讓須眉,積健為雄。得益于父親的開明思想,吳健雄自小就能與其他兄弟一樣讀書識字。

  1923年,吳健雄小學畢業後考入蘇州市第二女子師範學校。

  1927年,吳健雄以優秀成績從師範學校畢業。 

  1929年,吳健雄被保送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學習,一年後轉入物理系讀書。

  1934年,在施士元的精心指導下,吳健雄撰寫了一篇題為《證明布喇格定律》的優秀畢業論文,獲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畢業之後,她受聘到浙江大學任物理系助教,不久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1936年,來到美國加州大學分校留學,師從物理學界巨擘歐内斯特·勞倫斯、塞格瑞、奧本海默等物理學巨頭 

  1938年,當吳健雄正式開始做原子核物理實驗時,這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1939年,由塞格瑞指導吳健雄進行的實驗,正是研究鈾原子核分裂的産物,它的一項結果為美國制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0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她的學位論文發表在物理學界權威的《物理評論》上。吳健雄起初是在史密斯學院擔任講師,1944年到普林斯頓大學擔任講師,并定居于普林斯頓。

  1942530日,在美國與袁家骝博士結婚。

  19443月,她前往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作為資深科學家戰時研究,參與濃縮鈾制程,發展y射線探測器。當時,吳健雄尚未加入美國國籍,以外國國籍的身份參加美國機密制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 

  1948年,被聘美國物理學會會長,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性會長。

  1952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 

  1956年之前,吳健雄已因在β衰變方面所作過的細緻精密又多種多樣的實驗工作而為核物理學界所熟知,同年李政道、楊振甯提出在β衰變過程中宇稱可能不守恒之後,吳健雄立即領導她的小組進行了一個實驗,在極低溫條件下用強磁場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極化,而觀察钴-60原子核β衰變放出的電子的出射方向。他們發現絕大多數電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這個實驗結果證實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恒,在整個物理學界産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科學貢獻

  1.1957年,用β衰變實驗證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恒。

  2.1963年用實驗證明了核β衰變在矢量流守恒定律。

  3.β衰變研究外的其他貢獻

  關于β衰變的研究對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發展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吳健雄從事這一專門領域的研究多年,被公認為是這方面的權威。證實了β譜形狀的源效應,澄清了早期β衰變理論中的一些錯誤,豐富和完善了β衰變的理論。1970年,吳健雄和她的合作者在美國克裡夫蘭附近的一個2000餘米深的鹽礦井内進行的48Caβ衰變則實驗,對雙β衰變進行研究。實驗選在深礦井内是為了盡量減少宇宙線的背景輻射。

  4.關于量子力學的基本理論方面的實驗

  5.μ子、介子和反質子物理方面的實驗研究

  6.穆斯堡爾效應的測量及其應用方面的工作

  7.其他實驗工作

 吳健雄在實驗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廣。她尤其注意實驗技術的不斷改進,曾對多種核輻射測器的開發、改進做出了貢獻,例如薄窗蓋革計數器、某些塑料閃爍探測器、GeLi)半導體探測器等。至于所涉足的實驗工作,放射性同位索的分析、慢中子速度譜儀研究(多種材料)、中子在正氫和仲氫中的散射以及核力範圍的探讨研究等等。 

  主要榮譽

  1.1994年,吳健雄入選中國科學院第一屆外籍院士

  2.1990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命名2752星為吳健雄星

  3.1986年,吳健雄榮獲由美國紐約市市長柯赫創設的科學技術貢獻市長獎

  4.1986年,吳健雄接受愛麗絲島獎頒獎

  5.1984年,吳健雄獲得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6.1982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學校長梭汶給吳健雄等人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7.1981年,意大利總統夫人範薩米向吳健雄頒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傑出婦女獎

  8.1981年,吳健雄被授予意大利總統頒發的年度女性獎學金

  9.1981年,中美科學家聯合會授予吳健雄終身成就獎獎牌

 10.1978年,吳健雄在以色列獲沃爾夫獎

 11.1975年,吳健雄在美國白宮接受總統福特頒發的國家科學獎

  12.1975年,吳健雄獲得的美國物理學會方面的波勒獎的獲獎證書

  13.1974年,吳健雄獲美國阿德菲大學名譽博士

  14.1974年,美國哈佛大學授予吳健雄榮譽學位

  15.1972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授予吳健雄普平教授稱号  

  16.1964年,吳健雄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康士托克獎證書

  17.1958年,吳健雄被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這是該校第一次授予一位女性科學家

  18.1957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戈亨授予吳健雄、楊振甯、李政道榮譽科學博士

  19.1948年,吳健雄成為美國物理學會史上第一位女會長

  人物評價

  沒有吳健雄的實驗結果,李政道楊振甯二人的理論隻能是一種構想,吳健雄的實驗結果改變了這一切,吳健雄應該當之無愧地與他們共同分享諾貝爾獎。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史坦伯格評)

  吳健雄為世界頂尖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她的意志力和對工作的投入,使人聯想到居裡夫人,但是她更加的入世、優雅和聰慧。諾貝爾獎得主賽格瑞評) 

  她是我知道的一個最有才氣和最漂亮的實驗物理學家。(阿瓦瑞茲評)

  吳健雄先生不僅是太倉人民的驕傲,也是中國物理學界、中國科學界的驕傲,吳健雄奮進不息的科學生涯,勇于創新的大師風範,情系桑梓的愛國情懷,給當代的中國科學工作者樹立了榜樣,要學習和發揚她的科學精神,繼承她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科學激情。(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曹效業評)

  吳健雄教授和袁家骝教授均将他們半個世紀的生涯奉獻給了崇高的科技事業,堪為當代青年人效法的楷模。(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中科院院士馮端評)

吳健雄不僅在物理學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發現,她還為現代實驗物理學奠定了很高的标準,這個标準永遠不會過時。(美國傳記作家評) 

  紀念吳健雄

 以色列人設立了沃爾夫獎,專為那些應得而未得到的諾貝爾獎落選者而設。吳健雄是該獎第一位得主,獎金甚至超過諾貝爾獎。複旦大學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江才健著《吳健雄》一書。 [9] 

 1986年,在南京大學設立吳健雄、袁家骝獎學金,以表彰在物理實驗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學生。

 1988年,吳健雄以她父親的名義設立了紐約吳仲裔獎學金基金會。 

 1990年,國際編号為2752号的小行星被命名為吳健雄星

 1992年,南京大學物理系建立吳健雄圖書館,東南大學建立東南大學吳健雄實驗室和吳健雄學院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設立吳健雄物理獎、吳健雄袁家骝自然科學基金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太倉明德中學先後設立吳健雄獎學金。

 1998年,吳健雄墓園明德中學校内建成。明德學校建立吳健雄科技樓、明德樓紀念館。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在國立中央大學舊址(今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内建造吳健雄紀念館,并創建東南大學吳健雄實驗室吳健雄學院

 20047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健雄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更名為金年会,學院以吳健雄的名字命名,位于太倉市科教新城,毗鄰國際大都市上海。校園内,建成了吳健雄廣場,建立吳健雄陳列館和吳健雄圖書館。從2012年起,學校将每年的吳健雄誕辰日531日定為“吳健雄節”,以各種方式紀念吳健雄。


XML 地圖